內疚

移民帶來不同情緒反應,內疚感卻是常常遊走在家庭關係中。有的家庭沒有辦法帶同年老的父母一起移民;有的是父母不想離開,子女只得把他們留下;有的把年老父母或子女帶在身邊,他們卻不太適應,於是自覺做得不夠好。

當中有你嗎?

小芳是家中獨女,婚後生了兩個女兒,後來跟丈夫選擇移民,但小芳的媽媽不想離開。作為女兒的進退兩難,最後還是離開了,但心裡一直不好過,覺得自己沒有盡本份照顧媽媽。離開後每當聽到媽媽身體不適,便會很自責很想回去照顧她。丈夫看到小芳的情況,也不知如何處理。移民初期已經有很多事情要適應,小芳要照顧好自己、丈夫及女兒,同時卻又記掛遠方的媽媽,內疚感自然而生。

Alex則把父母帶到英國去。他在別人眼中確是孝順,一家人也很開心。但當他發現老人家不適應這邊的生活,便開始感到很內疚,質疑當初的決定是否錯了。他感到既內疚又有點生氣,一邊自覺沒有把雙親照顧得好好,但另一邊又覺得自己已做了很多,但父母還是不滿意。

張太的兒子由踏出英國機場,便開始埋怨英國有多不濟:食物難吃天氣又冷又濕、語言也不通,總之沒有一樣好東西。兒子常常問父母為甚麼要移民,為甚麼不可以留在香港,張太也不知如何向他解釋。當夫婦二人也在調整生活中,孩子的怨氣令他們開始思考是否做錯決定,甚至為要孩子受這樣的「苦」而內疚。

沉重責任的黑影

美國精神科醫生Irvin D. Yalom對於內疚(guilt)有一番理解,認為內疚是我們想掌管一些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事情,因而產生出來的感受:我們希望留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但因移民而沒法做到,內疚便自然而生,覺得自己很不孝;又或是將父母子女帶在身邊,當他們不適應時,也同樣感到內疚,像是沒有照顧好他們,讓他們生活合意。

Yalom提及「guilt is the dark shadow of that overwhelming responsibility」,我的解讀是「內疚感是沉重責任的黑影」,我們想盡力做到最好,令家人開心快樂,有時甚至會忘記自己的需要,只想為家人付出。在這個過程中,也讓自己背負很多責任,甚至愈孭愈多,直至重到不能前行。

甚麼是最好的決定?

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當然重要,但被照顧者知道我們的內疚感嗎?他們會不會也想參與處理一家人的事情?過度沉重的責任也令人誤以為只有自己才能解決一切問題,其他人沒有能力幫忙。這樣的擔子實在太大也太重了。

甚麼是最好的決定?甚麼是最好的照顧?答案可以怎樣找到?現實生活中其實沒有最好或最完美的選擇,但如在做決定的過程中,一家人可以一起經歷一起參與,就算這個決定不是最好,也會是最適合的。

當你感到責任沉重的時候,便要問問自己,是否在可行的環境及情況下,已經盡力做到最好?如果已盡力去做,這已是最負責任的行為,我們還可以要求自己更多嗎?

要做到照顧好家人,必先要好好照顧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才有氣力走更遠的路,為自己及家人帶來幸福的生活。

(圖片 : 123rf)

▌ [身心不適]作者簡介

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