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移民」的迷思與現實
移居來英的香港人陸續增加,構成了英國本土的一個新興族群。在不少香港新移民留意的新媒體上,不乏一些對新來英人仕的勸誡或訓勉,希望香港人要關注自身的形象,不要把香港的陋習帶來英國,讓英國本地人對香港來的新移民產生負面印象。例如不要在公眾場合喧嘩,要有禮貌、守秩序,在超級市場不要把減價食物全部掃光,要按英國公共儀式或節日的傳統意義而調節心情與行為,以顯示香港人了解英國文化,而不是來自遠方的異類。
這些關於香港新移民要如何融入英國新生活的指引大都是善意出發,也指出了一些筆者也認為要留意的問題,例如最近有具體的事例指出,一些香港新移民為了替子女取得良好教育機會,採用一些香港人習慣的不良手法:一方面在昂貴的私校入學,一方面又申請有良好聲譽的公辦學校。開學之後,一大批香港人獲得了公辦學校學位之後,就撤離私校放棄學位,而為了避交提早退學罰款,一些人更謊稱子女在私校受種族歧視或欺凌。這種鑽制度空子的行為或者在香港司空見慣,但卻令英國人大為側目,也為英國學校帶來困擾,論者的確有責任揭露這些港人劣行以資告誡。
可是,另一些訓勉香港新移民要當「良好移民」(good immigrant)的論說,則有點過尤不及。例如有人認為要當「良好移民」的條件,就是盡量顯示香港人有足夠能力「自力更生」,拿着BNO來英國並非要佔英國的福利。所以,香港人不應支持或參與爭取擴大移民權利的行動。例如早前有英國支持移民的團體,要求為移民子女爭取更寬鬆的政策,讓他們可以提早按本地生付費,但持某種「良好移民」論的人,則反對香港人參與其中。筆者亦親自了解到有真實個案,已經移居來英的香港人因為付不出高昂的外地生學費而被逼回港升學,甚為無奈。
「良好移民」就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當然,新移民應該享有多少權利、多少福利是一個需要廣泛思考和認真辯論的議題,但認為要融入英國社會就要自我約束,要按某種想像中的「良好移民」標準看待自己,其實並不一定是妥當的方法。相反地,把一個族群的行為通通都固定在一個所謂「良好移民」的框框底下,很可能只是複製着一個族群的「刻板印象」,並不表示這個族群就因此而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
事實上,有關「良好移民」的問題,早已是英美移民社會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因為「華裔」或「亞裔」在英美等「多元文化」環境下,早已墮入「良好移民」的刻板定型,這些族群以刻苦耐勞、「不生事端」、不熱衷於表達意見和感受、家庭規管嚴苛、數理科目的能力很強,錢財上及學業成績上優於其他移民族群…….等等見稱。這種刻板定型的「華裔/亞裔」被主流的族群想像置放到一個「被隔離」、「不易被理解」的角落,一方面被定位為只適合某類職業,另一方面又因為其不被接納和不為他人理解的「異色」文化習慣,在某些領域卻又具有高度的爭勝能力,於是被想像為「潛在威脅」的來源。
掙脫對華裔亞裔的刻板定型
其中一種要求新的香港人族群要成為「良好移民」的理據,是要讓「香港人」有別於大陸來的「中國人」(前設是大陸來香港的中國人貪福利,但香港人則自力更生),但其實香港來英新移民,又如何能掙脫英美早已奠立在「華裔/亞裔」身上溫馴「良好移民」,「不爭權益」的刻板定型,方是問題的複雜所在。
關鍵的是,「良好移民」作為一種刻板定型,歸根結底是一種強勢者對他者的「定格」,不單遮掩了族群內的不平等,更在不同族群之間衍生出區隔,合理化「差別待遇」,而不是一種路徑去把移民融入到一個由多元族群共創共享的文化。把「良好移民」標舉為「模範移民」之所以不妥善,正是因為英國是一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社會。香港新移民要融入的,更多是這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同時被白人與白人之外的其他族群所認識和接納,而不是在其他族群面前只求自己成為一個比其他族群「更良好」的「異類」。
英國有一本由知名作家Nikesh Shukla編的一本書,以《良好移民》(The Good Immigrant)為名,收集了21篇來自不同族裔作家的文章,充分地探討英國本地難民和移民的生活狀況。書背上寫着:在一個除非你能贏得一面奧運金牌或一項全國烹飪大賽,否則就不信任你或不需要你的國家,生活究竟是怎樣的?筆者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因為在揭露有香港人濫用「種族歧視」來自私地鑽空子的同時,能夠以開闊的胸襟,深入地了解和體驗英國多元族群並存的甜酸苦辣,比起「離地」地評議英國究竟有沒有種族主義,方是令香港新移民族群更好地融入的路徑吧。
▌[安徒行傳]作者簡介
安徒,文化研究退休教授,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