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界的巨星——訪亨特利安博物館

有學生在亨特利安博物館(Hunterian Museum)工作,於是將探朋友跟學習合而為一。自以為在倫敦的博物館已去得七七八八,但其實還有很多聞所未聞的。學生說這博物館有關醫療史,就更應一探究竟吧。GCSE歷史科其中一單元「Britain : health and the people, c.1000 to the present day」,正是有關醫療如何發展的歷史探索。

路易士有一個不知是好還是壞的習慣,就是到訪一個地方前不看資料,就像看戲前不會看介紹,期望有驚喜也。一進入博物館,除了看到久別的學生,還發現這個亨特利安博物館不是照字面解有關「大獵人」(一笑),而是以18世紀外科醫生兼解剖學家約翰‧亨特(John Hunter,1728-1793)命名。曾在教科書看過亨特大名,但不入腦,真抵打。

博物館經過為期五年的翻新後,於2023年5月16日重新開放。博物館位於倫敦市中心林肯律師學院廣場(Lincoln’s Inn Fields),隸屬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重建耗資460萬英鎊,館內展示亨特收藏的2,000多件解剖標本,也展出各種手術器械、設備、模型、畫作及檔案資料。除了亨特珍貴的臨床經驗,也有專題展覽從古代手術技術到最新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歷史演進。

向著名外科醫生學藝

博物館令人大開眼界的,是我從未看過因梅毒感染引起病變的頭蓋骨、雙胞胎的胎盤……你說這些收藏是有些變態嗎?不敢說,因為我們對自然和人類的了解的確由解剖推動。當然收藏這些標本的亨特似乎也有相當驚人的行為。

亨特於1728年出生於蘇格蘭。1748年,年僅20歲的他搬到倫敦,在其兄長威廉‧亨特(William Hunter)開辦的解剖學校擔任助手。亨特學習人體解剖,並在屍體解剖與標本製作方面展現出極高的技術。兄長還安排他師從當時著名的外科醫生威廉切塞登(William Cheselden)和珀西瓦爾‧波特(Percivall Pott)學習外科醫學。

1760年,亨特被任命為英軍外科醫生,並在法國與葡萄牙服役三年。除了探索槍傷與性病等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外,他還花費時間收集蜥蜴及其他動物的標本。1763年回到英國後,他開始發展私人外科執業。1767年,由於其科學研究成就出眾,當選為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院士。翌年被選為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外科醫生,並於1783年搬到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的一座大宅邸,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醫學教學博物館。

亨特將大量時間與金錢投入到博物館收藏的建設,以供研究與醫學生教學之用。他的聲譽日益提升,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標本也不斷送至他的收藏館,例如英國探險家約瑟‧班克斯(Sir Joseph Banks)於1768至1771年間隨占士‧庫克(James Cook)遠征澳洲時帶回的袋鼠標本。在亨特1793年去世時,博物館已收藏了近14,000件標本,涵蓋超過500種不同的動植物。

有違道德的瘋子

然而,亨特獲取人體與器官標本的方法在當時雖然合法,卻極具爭議,且對死者毫無尊重。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他獲得「愛爾蘭巨人」查爾斯‧伯恩(Charles Byrne)遺體的方法。伯恩患有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身高至少230公分(7呎7吋),生前曾公開表示擔心死後遺體會被解剖。亨特對伯恩的遺體十分感興趣,他以500英鎊賄賂伯恩的朋友,將遺體偷走,並將其解剖後製成骨骼標本,放於其博物館展示。在博物館翻新期間,博物館的管理委員會在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院同意下,決定將伯恩的骨骼標本收起,不再向公眾展示。

亨特這樣做當然不道德,但標本卻對他的研究幫助甚大,因為他強調比較解剖學,即研究不同生物的結構與功能關係。這門學科後來發展成為演化生物學(evolutionary biology)的基礎。沒有這些標本,研究就不容易了。

亨特的許多學生後來成為醫學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正是牛痘疫苗(smallpox vaccine)的先驅。他們遵循亨特的「亨特式方法(Hunterian method)」,透過科學實驗與觀察推動醫學進步。

亨特曾進行一項實驗,以驗證他的假設——即梅毒(syphilis)與淋病(gonorrhoea)是由同一種疾病引起的。然而,這兩種疾病實際上是由不同類型的細菌感染所導致的。有人說他為了驗證這一理論,故意用來自淋病患者的膿液感染一名患者,但結果卻使患者感染了梅毒。

亨特這個「故意」有些可怕,更可怕的是他認為治療這些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給患者服用汞(mercury)—— 汞是一種劇毒化學元素。一些歷史學家甚至認為,亨特其實是在自己身上進行這項實驗,而非病人。我常認為,偉大就是成功了的瘋子。

說回學生,如今他在英國修讀博物館學,希望能在英國博物館工作。能在博物館出入真的是夢幻,我祝他早日完夢,可以每天和成功了的瘋子打交道。

( 圖 : Hunterian Museum,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