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後的過年

本文刊出之時,應該已是大年初五,大家應該都已從一連串的過年聚餐中恢復過來,是時候出來做點運動,四處走走。

當然,移民後還有沒有過年氣氛,很在乎你的移民目的地。如果你和我一樣在台灣,過年的公眾假期由香港的三天變成這兒的七天,則應該不會有感受不到節日氣氛的問題。要適應的,是不一樣的過年習俗:店家新一年開業的酬神儀式遠比香港的誇張,還有那放不完的鞭炮。至於台灣人發紅包的規矩和香港之別,例如據說在台灣的「起錶價」是600元台幣(150港元),慶幸自己人際網絡暫時不廣,還未有需要體會。

外表達身份認同

至於目的地不是台灣的離港朋友,要繼續感受過年的節日氣氛,則恐怕要自己加倍努力去營造了。記得廿年前還是在美國當留學生的時候,會特別去唐人街買一包急凍餃子回家煮來吃,便已算是和自己「過年」了。後來搬了去一個港人朋友比較多的地方,才能邀請大家來家中打麻將和打邊爐。過時過節特別容易感到孤獨,港人社群加把勁,一起破除社交孤立實有必要。

除了內向凝聚力,節日也是移民社群向外表達自己身份認同的重要時刻。美國作為移民社會,一直以來都有眾多移民社群利用族群節日來作自我肯定和宣傳,從猶太人的光明節到印度人的排燈節不等。有些節日已變成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歡迎人人參與,例如愛爾蘭裔的聖博德節(St. Patrick’s Day);也有些節日甚至發展成在移民社群比在原居地社會更為重要,例如據說在美國的墨西哥裔美國人就比在墨西哥的墨西哥人更重視五月五日節。

新年的政治

然而來到農曆新年,由於有很多族群都拿同一天來慶祝新一年的來臨,便出現更複雜的政治含義。除了華人的新年之外,朝鮮新年、蒙古的查干薩日、越南新年,還有藏曆新年,都是基於相同曆法在同一天過年。如果把這天稱為「 Chinese New Year」 ,就明顯漠視了其他文化承傳的重要。

翻查美國白宮紀錄,上世紀克林頓年代的時候還是叫 Chinese New Year ,到了二千年小布殊年代已換成 Lunar New Year ;奧巴馬的新年賀詞還翻譯成繁體中文、韓文,和越南文,以表達對「亞裔美國人、太平洋島嶼居民,以及美洲和世界各地所有慶祝農曆新年的人們」的祝福。

文化即政治,離散社群尋求當地社會重視,文化戰場更是寸土必爭。有些所在地的政治人物不明所以,覺得來自中國大陸也好,來自香港也好,反正都是「華人」,不用分得那麼細。聽說有些港人社群領袖因此便主動提醒這些本地政治領袖,跟離散港人拜年的時候千萬要說 Lunar New Year 而不要說 Chinese New Year ,因為這一波港人移民當中,不少對被稱為 Chinese 十分反感。 對於他們來說,就這一字之差,已是話語權之爭。

話說回來,我總覺得 Lunar New Year 這個說法也是怪怪的。其實現行的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 Lunisolar Calendar ,同時對應太陽和月亮運行,並不是純粹的陰曆(如伊斯蘭曆)。不過如果叫拜登總統說一句 Happy Lunisolar New Year ,又未免有點過於不順口,還是繼續約定俗成好了。

科幻的4722年

不過就算是 Chinese New Year ,這個 Chinese 和當代中國其實也有一定的距離。記得以前住在紐約的時候,過年特別去了華埠看舞獅。主禮僑領說大家一起慶祝「黃帝紀元4698年」,聽得我一頭霧水,還以為是個編出來欺騙當地人的數字。後來翻查資料,黃帝紀元原來是清末變法的時候曾經被提倡的算法,武昌起義時湖北軍政府的公文用的也是黃帝紀元。考慮到美國眾多華埠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清末革命,那麼華埠的新年慶祝到現在還會用上黃帝紀元則不僅是合理,甚至還有點可愛。再查看美國眾多華埠今年的新年活動,有些仍然列出「4722年」這個看起來有點科幻的年份,再次宣告離散社群就是一個時間囊。

當然,今天世界各地的華埠早已是中國政府的統戰對象,過年活動當中對Chineseness 的營造恐怕不只是文化虛銜,而更有政治指涉。海外港人如果不想被代表的話,也就只好另起爐灶,過自己的農曆年好了。

(圖片 : Manchester Dragon Parade, Princess Street by David Dixon, CC BY-SA 2.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移民的自我研究]作者簡介

梁啟智,時事評論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現職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最新內容

  • 港書展下架界線欠奉書商難從|大學生「心理專家」主辦學校講座|英國成為歐洲「在家工作之都」

  • 我的工作點滴

  • 保守黨11月選黨魁|列斯暴動縱火燒巴士警拘20人|蘇格蘭或再出現垃圾滿街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