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改革將成下一政策地雷

工黨為及早挽回民眾支持,先有施紀賢公布會設法令更多退休人士和長者,可以領取冬季燃料補貼,再加上七月初工黨政府在議案臨表決前個半小時第二度轉軚下,收緊福利的法案勉強二讀通過,但原本預期可於2030年前大幅減五十億英鎊開支的算盤打不響,徒增財相或要於秋季預算加稅的壓力。
執政黨五月公布《重奪移民政策》白皮書,論調上呼應極右思潮之外,提出的一些建議也刻意含糊其詞,顯然沒有把英國應該對香港人的道義責任包含在政策構想當中。但移民港人要關注的,何止於此?若家中有特殊教育需要 (Special Education Needs/SEN)成員的人士,也要留意醞釀中、官員也是含糊其辭的政策轉變。
EHCP的政策改變
近月在特殊教育壓力團體、家長群組和特教專員人士的討論中,都關注甚囂塵上的話題:全英格蘭共有483,000名兒童及青少年獲得education health care plan(編註:教育健康關顧計劃,簡稱EHCP),這是通往全方位特殊教育支援的通行證,是市政府要向受助人履行的法定文件。這是2014年實施的重大改革,令受EHCP支援的學童,得到包括入讀指定的學校(不受居住地限制)、全套學習支援、跨區往返學校的士費、各式治療、25歲前仍然能留在學校的權利、專設的學徒計劃和工作機會,還有家長作為照顧者的薪津,全數由政府支付。
但錢從何來?EHCP令市政府(local council)頭痛之處正是當中的法定措施,都要由市政府支付。有多個市政府近月向學校及傳媒抱怨,若要完全履行地區中每份EHCP的承諾,而中央繼續「慷地區之慨」,不出半年會有個別市政府引用「第114條通知」(Section 114),宣布「破產」!
政府會如何應對?消息指教育大臣方佩芝(Bridget Phillipson)考慮的措施可能包括:
有傳教育部曾考慮把EHCP的門檻大幅提高,例如只有學障程度達嚴重或以上的兒童才會獲批EHCP。近日更傳出政府或會增加對主流學校的支援,加強學校向有SEN但未能得到EHCP的學童提供非法定、非正式的援助。
目前若兒童經市政府評估後不獲EHCP資格,家長有權向特殊教育需要及殘障審裁處上訴。有消息就指,教育部擬限制上訴資格,或把資源向主流學校傾斜,減少資助EHCP持有人入讀特殊學校(不少是私立的),鼓勵融合教育,也大省特殊學校以及院舍的開支。
其實,以筆者服務的特殊寄宿學校為例,九成學童均為EHCP計劃受惠者,當中過半是住公屋的低收入家庭,或學生原生家庭因也有醫療和社康需要未能照顧。家住位置天南地北,家長坦言如果沒有政府的財政和交通支援,小孩可能出社區跟家長行超市,也會令家長有超大壓力,更遑論入讀特殊學校?!而他們的學習和社交障礙,根本不是主流學校可以支援得到。
掃在地下不會消失
EHCP推出十年有多,問題是各市政府做法迴異,資源安排莨莠不齊,故為人詬病。若政府以暫停或大幅減少批出EHCP作為解決方法,豈不是斬腳趾避沙蟲?減了當局的法定義務,但受助家庭的困局不會消失。掃在地下,令得不到支援的學童惟有與家人困獸鬥,會否為社會埋下更多計時炸彈?
月初,方佩芝出席BBC政經訪談節目主持人Laura Kuensberg訪問。主持人連番問方佩芝:究竟10月公布的特殊改革措施,會否包括減少批出EHCP?方佩芝幾度沒有正面回應,只是強調特教改革和配套非常複雜,她一直有聽不同持分者的聲音,方向是要令對學障兒童和家庭的支援更完善。
無棱兩可的答案,令教育界和家長們焦慮不減反增。即管看看未來數月教育部的決定如何,會否重蹈福利改革雷聲大,但在黨內罵聲中急轉彎的敗筆。
資料來源: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x2vn950d5go
https://www.saveourchildrensrights.org.uk/
▌[英倫筆端]作者簡介
莫宜端 Zandra, 育有一子一女,與丈夫子女定居英國,英國註冊言語治療師。曾任記者、時事節目主持、政策研究員、特區政府局長政治助理。及後進修並成為言語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