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無畏

03/01/2023

趁著年末年始交替之時,跟大家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傳頌多時,也已 fact check,但可能有人沒有聽過,就讓薯伯伯跟大家講故事。

話說從前在著名學府伯克萊大學,有一名學生上統計課時遲到,他匆匆趕到課室,看到黑板上寫著兩道數學題,以為是功課,便連忙記下來。他本身資質極佳,但這次做功課時卻花了不少時間,他在事後回憶道:「那問題看起來比平時困難(註)。」但總算把家課做完,走到老師房間提交功課,並為遲交功課而道歉。

該名學生有所不知的是,黑板上的題目並非功課,而是兩道未解的統計學難題,問題困擾專家多年,卻一直沒有答案。這名學生也就是著名數學家佐治·丹齊格(George Dantzig,1914-2005)。後來丹齊格讀博士時苦苦不知道博士論文應以甚麼作主題,那位老師(亦即他的博士導師)聳聳肩,叫他把當年回答的難題整理一下,便能算是博士論文了。

Dantzig 除了資優,在這件事上最幸運的元素是其為因遲到而「無知」。如果他一早知道那是「未解的統計學難題」,說不定早就打定輸數,打定退堂鼓,未必會花幾天時間埋頭苦幹。

因為無知,是以無畏。

「無知」大概也有分不同層次,惡劣的無知令人愚昧,但良好的無知能使人專注於成就結果,而非過程中的勞苦。如果一早知其不可為,或許多加堅持也能見成效,卻要花上不少精力打破心理障礙。

面對困難像是旅行,以前旅居西藏每次回香港,總有人跟我說很想去西藏旅行但卻很擔心高原反應、廁所、飲食(下刪數百字)。他們不算對西藏「無知」,卻可能因其「知」而把所有精力都專注在艱難的過程,忽略了其他得著。類似經常被冠以這類「知」的地點,除了西藏,大概還包括所有香港人少到的地方,例如印度、中東、南美,又或是開關前的東南亞。

不只旅行,飲食也是如此,你要一個人討厭某類食物,有個很湊效的方式就是提前為他們打底,也就是所謂priming,但這裡不提供具體的例子,因為有些人一聽就覺得我好像針對他對口味的偏見。好吧,或者我應該這樣寫,對於某類食物,世界上也許有兩類人:一類人是本身根本接受不了某種食物,這種人無法改變;但另一類人卻是本身有可能接受到某類食物,卻因為被提前打了一個底,認為自己不能接受,太過專注甚至放大那種難以接受的難度,於是果然就接受不了某種食物。

不是說「無知」就能闖破一切,這篇文章絕非把「無知」視作現有現象的推論或解釋,更非把「無知」視作某些結果的必然條件,例如就算我不知道那兩條數學題是未解,本身沒有數學天賦,埋頭苦幹數年也是解決不了;有些東西本來就不能進食,不會因為「無知」便能吞下砒霜;但世上還有不少事情,本有成就之可能,只要事先撇除不可能的偏見,這是有建設意義的「無知」。

但願大家保持「無知」,不一開始便認為某些事情艱難無解,也許來日方長,最終就能成就未知的現實。

註:這不是都市傳說,也非《驕陽似我》(Good Will Hunting)的電影橋段,而是真人真事。相關訪問可看 Albers, Donald J., et al. “An Interview with George B. Dantzig: The Father of Linear Programming.” The College Mathematics Journal, vol. 17, no. 4, 1986, pp. 292–314. JSTOR, https://doi.org/10.2307/2686279

免費版本:第 301 頁)。

原文連結:https://www.patreon.com/posts/76583349/

▌[光合作用]作者簡介

薯伯伯為最早一批在網上連載遊記的香港人,多年來足迹遍佈歐、亞多國,在喜馬拉雅山麓、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生活。著有《風轉西藏》、《北韓迷宮》、《西藏西人西事》及《不正常旅行研究所》,分別在香港、北京及首爾出版。

原文刊於作者Patreon 頻道 www.patreon.com/pazu

最新內容

  • 港書展下架界線欠奉書商難從|大學生「心理專家」主辦學校講座|英國成為歐洲「在家工作之都」

  • 我的工作點滴

  • 保守黨11月選黨魁|列斯暴動縱火燒巴士警拘20人|蘇格蘭或再出現垃圾滿街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