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雄心壞北京算盤 關鍵少數破兩黨壟斷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無疑是台灣大選。民進黨賴清德藉40% 選票勝出,擊敗得票33% 的國民黨侯友宜,以及得票26% 的民眾黨柯文哲,使執政民進黨打破八年即換屆的傳統規律,歷史性地取得第三個四年總統任期。而立法機關改選則出現了三黨皆不過半的局面,打破了民進與國民兩大政黨的壟斷。
「藍白合」的破局
事後回看,賴清德勝選的結果,在「藍白合」破局的時候就已注定。當時輿論普遍認為,破局是由於侯友宜與柯文哲互不相讓,誰都不願妥協當副手,把最高權力寶座給對方,這當然符合事實,但選舉結果讓公眾看到,其實藍白合無法成事,還有更深層的結構因素。
其一是實力相近,民眾黨並無遍布全台的黨工基建,崛起的時間也很短,但得票率竟然超過四分一,只比國民黨少7% 。其支持者並沒有因為民調顯示侯領先柯,為了聯手打敗賴實現政黨輪替而「棄柯保侯」,突顯了對柯的忠實支持及對國民黨的不信任。要柯文哲替侯友宜抬轎,這些支持者肯定不會答應,可能放棄投票,所謂「藍白合則必勝」,其實有頗大變數。
其次,柯的選民平均年齡只有30歲,與國民黨侯友宜的選民平均年齡達50歲,兩者相差了一大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代。如今這年輕一代雖只拿到26%,但隨著時間推移,國民黨若無法大革新實現年輕化,此消彼長是自然規律,柯文哲的民眾黨擁有邁向未來的優勢。
民眾黨的未來優勢
民眾黨作為新興政黨,論地區實力還遠遠不及兩大黨,但這次立法院改選出現三黨不過半的局面,令民眾黨的8席立委成為關鍵少數,既可聯合執政民進黨換取政策妥協,亦可聯合在野國民黨制衡行政機關,這個局面有利於民眾黨的持續發展。倘若柯能保持其高人氣魅力領袖身分,四年後再度問鼎總統大選,國民黨恐怕難與匹敵,長久失去再度上台執政的資格,立法院也可能由兩黨對峙變成三黨鼎立。當然,柯文哲和民眾黨若不思進取,也有可能像當年的宋楚瑜和親民黨那樣,逐步被邊緣化、泡沫化,消失於兩大黨的夾縫之中。未來四年,台灣政治格局充滿變化。
增加台海風險
國際媒體評論台灣大選,角度很相似,大多認為台灣民眾選出了北京不喜歡的領袖,令習近平很丟臉,增加了台海爆發衝突的風險。這個觀點不無道理,內地媒體及網絡積極封鎖台灣大選結果及相關信息,頗能反映權力機關的態度。而習近平就台灣問題在《求是》雜誌撰文,主調是透過港澳台及海外統戰工作爭取人心,壯大台灣愛國統一力量,推進完全統一,也反映北京領導層視民進黨親美而不存厚望,賴清德勝選後雖表示會爭取兩岸對話,但在中美尖銳角力下恐怕很難成事。
未來四年,海峽兩岸關係將維持脆弱和緊張,高低起伏視乎中美協商管控分歧的進退成敗,內地有學者據此推斷,美國正為俄烏戰事及以哈戰事苦惱,極不欲台海再起波瀾,應會大力約束民進黨和賴清德,避免走向台獨刺激北京。
柯P壞盤算
事後回看,北京介入台灣大選的力度其實不輕,招數也很厲害,例如策動郭台銘參選,成功令國民黨產生危機感,再以查稅手段逼郭退選,並力促侯柯入局組藍白配,借民意不滿民進黨八年施政表現,為藍白配造勢擠走賴清德。
侯友宜若因此勝選,在馬英九、王金平等老人指導下,台灣便有可能向大陸靠攏,重返「九二共識」的談判桌。北京這個如意算盤最終打不響,關鍵是柯文哲雄心勃勃,不願屈就副總統之職,而柯的年輕支持者對大陸更是完全不賣帳,以致柯在競選中就兩岸問題表態,比民進黨更民進黨。
選舉結果更清楚表明,反對北京統一主張的選民成了壓倒性大多數,什麼「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對台灣選民已徹底失去吸引力,北京今後能夠打的,其實只有經濟牌和軍事牌。
(圖 : 柯文哲FB)
▌[守望]作者簡介
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