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幾時回》- 幸福之追尋 (上)

第十二封信 12.1

明慧,

抱歉沒有和你通信差不多兩個月,想你一切安好。2023年最後兩個月到了不少地方旅遊,增加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見聞,對中歐、埃及與土耳其文化和藝術認識加深。

十二月中深夜由埃及旅遊回來。從金字塔、神廟、王帝谷到沙漠,給我從未有過的經驗。一方面讚嘆和敬佩四千多年前古埃及的文化成就,但這些偉大建築和藝術只是為了歌頌法老王和貴族的豐功偉績,無視無數人民的苦難和勞役!同時看到現今埃及的落後和貧困,交通的混亂難以想像!所有地方都要求小費!開羅和其他城市隨處可見爛尾樓,沿途有不少警察關卡。導遊跟我們説,2011年的和平革命雖然推翻了當時的總統 (Mubarak),但取代的仍是另一個獨裁者!2024年大選在即,但在開羅和其他地方,選舉告示牌上只有一個候選人!人民生活沒有什麼改善!悲哀。

十月中到波蘭克拉科夫(Krakow),在凄風慘雨下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見證上世紀德國納粹的殘酷罪行。這地方在幾年間屠殺了一百萬人,其中百分之九十是猶太人!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不會相信人間地獄曾經存在過!

我們根本不快樂

明慧,我暫時不想和你談論金字塔和集中營的問題,遲些在另一封信再詳述。我想說的是,看過這麼多歷史紀錄,引發我對人生的反省:究竟人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生命有意義嗎?古埃及帝王相信此生不重要,祈求死後永生才是在世目的,因為真正「幸福」只在死後;納粹希特拉相信要毁滅猶太人和統治全世界便可以給日爾曼民族「幸福」!然而這些妄想帶來無窮災難和悲痛,「幸福」有意義嗎?

人生目的是什麼?大部分人可以即時回應:追尋幸福和快樂,開開心心過日子!回答很簡單,但我們明白什麼是幸福?快樂?這才是大問題,也是中西哲學最關心的課題。

我們追尋幸福快樂,其實是隱蔽了一個重要的人生現象:我們根本不快樂,不幸福,所以要追尋幸福快樂;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爲沒有辦法去滿足人生的無窮欲望!人生之苦莫過於此。這也是佛家「四聖諦」所言「苦諦」為生命之根本。

明慧,我們可以從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和羅馬思想,看看他們如何處理「欲望」和「幸福」的問題。

生活之道

我以「欲望的治療」(The therapy of desire)來概括希臘和羅馬時代的哲學,其實是借用了美國當代哲學家瑪莎‧納斯鮑姆 (Martha Nussbaum)的書名(註1)。她以此為題,是因為她認為在這時代流行的「花園學派」與「斯多亞學派」同樣重視「欲望」。欲望帶來了愉悅與痛苦,但是我們不能隨意宣洩這些愉悅與痛苦,所以要有所對治。這裏所謂「對治」,她用的字是therapy,平日我們有情緒困擾,會找心理輔導,一般稱之為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事實上,therapy的字根是 therapeia ,有調理、看護、培養之意,並不是機械式的治療過程。兩派既然以對治欲望為中心,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哲學所提倡的是一種生活之道(a way of life)。哲學固然可以探討宇宙的本質,不過歸根究柢都要跟人的生活相關。這就是說,探討宇宙的本質是為了人生的結構,藉此探究來建立幸福快樂的人生。這樣說來,希羅時代的基本哲學問題就是:

1. 何謂幸福人生? (What is a happy life?)

2. 我應該做個怎樣的人? (What sort of person should I be?)

3. 我應該採取什麼生活方式與法則?(What life-style and polices should I adopt?)

這三個問題是層層遞進的。首先是確立幸福人生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下,進而說明「我」應該做個怎麼樣的人,最後說的就是具體的法則,指出「我」應該用什麼法則生活。一言以蔽之,希羅時代的哲學就是實踐哲學(practical philosophy)。哲學的目的在於解決人生的問題,說明如何可以達致幸福快樂的人生,「幸福」是討論的中心。

實存的抉擇

但是要如何達致幸福呢?這當中涉及了「實存的抉擇」(existential choice)。「花園學派」與「斯多亞學派」的主張恰好相反,伊壁鳩魯開宗明義主張享樂,斯多亞學派卻主張禁慾。雖然如此,兩者卻指向同一目標:我們要達致平靜而安寧的心境,藉此去除痛苦,得到幸福。在這個意義下,哲學不是柏拉圖式的靈魂轉化,哲學是以智慧解決痛苦,對治我們的憤怒與不幸。我們之有痛苦、憤怒、不幸,往往源自我們的錯誤判斷。

很多人不幸福,因為他們追求了錯誤的對象,這源於他們的無知。哲學的作用,在於以知識解除世人的錯誤與迷信,讓我們看清楚生命的本質,這樣幸福才是可能的。他們都認為痛苦的根源在於無知,「惡」(evil)其實不在事物本身,罪惡是價值判斷之後的結果。事物本身是沒有善良與罪惡的,判斷才有對錯可言。人類有了錯誤的判決,就會產生痛苦。所謂「實存的抉擇」,就是要轉化我們的看法,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理解,這樣我們做判斷時就能避免錯誤,而會選擇正確合適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哲學的治療作用正在於此,我們有正確的理解糾正錯誤的想法,最後可以達致內心的平靜(inner tranquility),而心境平靜就是真正的幸福。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聽過享樂主義,這套哲學認為幸福即是快樂(happiness as pleasure)。在人生中,快樂是終極的指標,我們應該以此衡量其他事物的價值。這也是大部分人對於幸福的理解。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美國人不但強調生命與自由為人民的天賦權利,而且他們強調幸福的追尋(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時至今日,這套以追求幸福為基本人權的想法風行全球,享樂主義成為了現今世代的特色。

「快樂」為人生的終極價值

蘇格拉底臨終的時候說過,一個人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好。這句說話也成為了希臘哲人亞里士迪帕斯(Aristippus)的生活指引,只是他認為「好」的意思,就是要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亞里士迪帕斯認為人的感受可以粗略分為兩種,一是快樂,一是痛苦。人生的目的就在於追尋快樂,逃避痛苦。這個說法聽來沒有什麼特別,一般人日常不就是這樣生活嗎?箇中關鍵在於這是一套理論,他是有理論基礎的。一旦我們接受了「快樂」為人生的終極價值,隨之而來的問題就得好好處理。

假設我們以亞里士迪帕斯的享樂主義為指標,則「快樂」是我們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我們所做的行為符合這個標準就是好的,不符合就是不好的。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道德哲學。這套道德哲學認為,符合「趨樂避苦」原則的就是好的行為,不符合的就是壞的行為。如果一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行事,你不能批評他是不道德的,事實上他是很道德的,因為他以享樂主義為其行事的根據。

他的理論立場以個人為本,那就是以一己的快樂為行事的原則,史稱之為「自我中心的享樂主義」。他的享樂主義尤其重視生理快樂,而且是當下肉體的快樂。對他來說,剛才提到的心理快樂都是虛假的,就像「望梅止渴」的故事,梅子並不存在,只是我們幻想出來的。他反對這種不真實的快樂,認為當下肉體的快樂才是切切實實的。為什麼強調「當下」呢?畢竟世界在變,過去的事已成過去,未來的事尚未到來,唯有現在一刻可以直接把握。就像活於亂世的人,他們最希望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過去已經不再,未來並不確定,只有當下是切切實實的。

明慧,現代人不是常説我們要「活在當下」嗎?我們真的可以找到幸福快樂嗎?

待續

註1

Martha Nussbaum, The Therapy of Desire – Theory and Practical in Hellenistic Eth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鏡遊集]作者簡介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最新內容

  • 港書展下架界線欠奉書商難從|大學生「心理專家」主辦學校講座|英國成為歐洲「在家工作之都」

  • 我的工作點滴

  • 保守黨11月選黨魁|列斯暴動縱火燒巴士警拘20人|蘇格蘭或再出現垃圾滿街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