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幾時回》-友情,朋友可靠嗎? (上)

第十封信 10.1

明慧,

我和你是不是朋友?

相信你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們當然是朋友。相識幾十年,份屬師友關係,忘年之交,這年來通訊無間,不是朋友是什麼?

除了我倆之外,相信我們有很多朋友。人類是群居的,必然和世界上其他人有無數不同的關係。但「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我們隨便稱呼其他人為朋友,我們有「真正」朋友嗎?

沒有朋友這回事

什麼是朋友?友誼?如何定義「真正」友誼?這些問題我們平常不發問,但當有些朋友,儘管有幾十年交情,隨著人生路程改變而遠離對方,雖不至反目成仇,但已成陌路人,「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勝唏噓,然後撫心自問,是什麼出了問題?是我自己的問題?是他人或世界的問題?

「哦,我的朋友們,沒有朋友這回事。」(O friends, there are no friends)這句貌似矛盾的話,相傳出自對友誼和德愛研究最重要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言論中,之後蒙田、康德、尼釆和近代德里達也引用此句。「朋友」是表面的稱謂,真正友誼是絕無僅有。是以美國哲學家愛默生(Ralph Emerson)有言:「友誼,就像靈魂不朽,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友誼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明慧,我想在此和你分享多年來對友誼哲學的研讀,和反思我和「朋友」的關係。

先説友誼哲學的理論。

「非自然」的關係

中國文化傳統鮮有對情愛現象作有系統的討論與分析。中國人不講愛,卻會講情。「愛」可以是動詞,但「情」不是一個動詞。我過去搜索 1900 年前的所有中國文獻,並未見過「我愛你」這種表述。雖然中國人不講愛,沒有愛情哲學,但「友情」此一現象,中國人並未忽略。有關友情的論述並不少,如知心、知交、相交等等平常可見。所謂「恩德相結」者為「知己」;「腹心相照」者為「知心」;「聲氣相投」者為「知音」。人生 「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此種想法,一直為人稱道。

然而有什麼理由,會讓兩個不相識的人,成為朋友?朱熹曾說:「以義合者。」荀子亦說:「友者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也有云:「同思若朋,同志曰友。」這些說法都有其洞見,但卻不足以成為一篇足為「朋友論」。

上世紀英國神學與哲學家路易斯(C.S. Lewis, 1898-1963)曾分析,友情是最不需要的愛:友情是一種最不「自然」的愛,與本能、生理、社交、生活方式、生活需要等,幾乎無關——此乃就事論事,絕非貶損。友情也極少造成生理狀況的變化:絕不令人哽咽,也不令人血脈賁張或令臉色變紅轉白等。它純粹是個人之間的事;兩個人一旦成為朋友,此二人與群眾便多少產生距離。要是沒有愛情,就無人行生育之事;要是沒有親情,就無人負養育之責;但是,沒有友情,生育養育照樣進行。人類就生物學觀點來看,並不需要友情,若以族群即社會的觀念來看,友情甚至可能受到懷疑,並且不受歡迎。

路易斯在否定友情嗎?絕非如此。從他的分析可見,友情是「非自然」的關係。父母與你的關係是「自然」的,這關係透過生殖產生;愛人與你也是「自然」的關係,因為當中涉及是性欲性愛。友情不涉及性欲、生理、倫理等問題,純粹是兩個人自願追求的一種相互關係,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操,為著讓雙方生命變得快樂、有價值,是幸福生命存在的條件。路易斯對四種愛的分析,其實在二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早已提及。亞里士多德說友情是涉及善和德行的行為,認為友誼是一種德愛(philia)。

偶性的德愛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有無數的「朋友」,當中包括功用性與享樂性之朋友。這些關係,都是令人愉悅的,但都「偶性」的,那是因為這種關係於我而言「有用」,才會維持這種關係。例如一起共事二十多年、差不多每天相見的同事朋友,但退休之後就不再相見,因那是工用性的關係。對於功用或享樂朋友,亞里士多德並不會責備這種關係,因為一起工作而又快樂,也是一種善。只不過,這種關係會因為工作關係的改變而消失,「所以,這兩種德愛是偶性的。因為,那個朋友不是因他自身之故,而是因能提供某種好處或快樂,才被愛的。所以,一旦哪一方有所變化,這樣的德愛就容易破裂。」這種工具性的友誼容易破裂,因為「有用不是一種持久的性質,它隨著時間的遷移而變化。因此,隨著德愛的原因的消逝,德愛本身也就隨之解體,因為這種友愛就是為著那個目的的。」

亞里士多德還會談及完美的德愛,但他知道那是極為罕有的。完善的德愛,是好人和在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間的愛。大部分人和人的關係,都是工具性的。一般人交朋友往往只是為了利益和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多為我們的同事。所謂「友誼」,只限於工作上的合作。「萬事好商量」,可謂互惠互利,互相裨益。這種朋友建基於功用條件,它是偶然的。當一方不能再給予另一方利益時,所謂「友誼」就會終結。

中國古人早已提出類似的論斷 :「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花落而愛完」、「今日鳥合,明日獸散」。在現實世界中,建基於快樂關係的友情似乎更為普遍。它以大家互相給予大家快樂來決定友誼,一旦遊戲完結,友誼也隨之結束。越年長的人,其功用性的朋友便越多,越年青的人,其為快樂的朋友則越多。功用性及為快樂的朋友都是偶然性的,古語有云:「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亞里士多德並非反對這兩種朋友關係,只是他認為完善的德愛,其實是很罕有的。

完善的德愛

對亞里士多德而言,朋友是最重要的,除了神與野獸不需要朋友外,人需要朋友,人要與他人共享生命。「完善的德愛,是好人和在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間的德愛。」完善的德愛不同之處,在於德性是一種持久的品質,因此,德愛自然地是持久的。朋友之間也要是相似的,因為一個勇敢的人,朋友也是勇敢的人,才較易互相欣賞。一個喜歡飲咖啡,但另一個人卻愛喝茶,則較難成就完善的德愛,因為難以經常一起行動。

另一個例子,如果兩個朋友身家不同,對錢的觀念又大大不同,很難可以經常一起平等、相互取樂。但以上的例子只是物質條件上言,但真正的德愛,在這些基礎之上,追求的是「德性」的交換。要講完善的德愛,則雙方都必需要是「好人」才能達到完善。因此,「壞人之間可以做快樂的或有用的朋友,他們在這方面相似。好人則因自身之故而是朋友,因為他們是好人。後一種人是嚴格意義上的朋友。前面兩種在偶性上、在與後者的類比意義上是朋友。」除了有相近的德性,朋友之間也要願意一起消磨,願意一起共同生活。

完善的德愛,是平等的。「因為,對無生命物也可以產生愛,回報的德愛則包含著選擇,而選擇出於一種品質。人們在因所愛的人自身之故而希望他好時,這種善意不是基於感情而是基於一種品質。愛著朋友的人就是在愛著自身的善。因為,當一個好人成為自己的朋友,一個人就得到了一種善。所以,每一方都既愛著自己的善,又通過希望對方好,通過給他快樂,而回報著對方。所以人們說德愛就是平等,這在好人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互相喜愛對方的德性,同時是愛自己的德性,才能達到真正的德愛。

另一個自我身

然而,為了自己的善,是自私嗎?自愛不是自私。自愛是一種德性的基礎。朋友之間講求回報,不等於是自私。朋友之間的平等,是講等交互的完善對方希望得到的善。勇敢是德性,我喜歡對方的勇敢,也是我的想要的德性,那是一種自愛。但一個人不可能是許多人的朋友。因為當我們說,愛朋友等於愛自己的時候,那麼,我們又有幾多個自己呢?其實在世上,你找不到幾多個跟你一樣的人。因此,「在完善的德愛的意義上,一個人不可能是許多人的朋友,正如一個人不能同時與許多人相愛(因為,愛是一種感情上的過度,由於其本性,它只能為一個人享有)。而且,一個人也不可能同時被人愛。此外,好人也沒有那麼多。」

因此,如果大家是以利益建立友誼,當利益失卻了,友誼就完結。另一方面,當朋友不再是原來那種人時,德愛的基礎也就消失了。如果是快樂的或有用的朋友,當一個朋友不再使人快樂或不再有用時,終止這種德愛是很自然的。我們讚揚的是朋友的其他性質。一旦這些性質消失了,我們自然地就不再愛他們了。如果我們愛一個朋友是因他令人愉悅和有用,卻裝做是因他的道德,他就會抱怨。當德愛處於有用與快樂的關係中,那是功能性的。當用處沒有了,這種關係就完了。這就如柏拉圖所講,愛是一種缺乏,因此才要追求。但若是關乎完善的德愛,有趣的地方是,相互求要的德性,並不是自身所缺乏的,而是自身本就有的。所以完善的德愛對象,就是「另一個自我身(alter ego)」。

明慧,以上簡述亞里士多德對德愛,即友誼的哲學反省。儘管他的思想已是幾兩千年前,但對現今世界仍然適用。我們絕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建基在享樂和效益之上,是根據個人的要求和喜好來決定誰是朋友。亞里士多德説及完美的友誼是可能的,可以超越享樂和效益,但得之不易。

待續

德國魏瑪城內的哥德和席勒銅像。二人的友誼最為德國人推崇。

▌[鏡遊集]作者簡介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最新內容

  • Legco building taller, but role and functions shorter

  • 工程進行中,完善咗之後一定傷…sorry,係商機無限,又一大經濟出路呀!!

  • 47人案:獄中還押逾千日,他們有幾多改變,香港還一樣嗎?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