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今個星期,《綠豆》製作咗兩條有關 BNO 簽證嘅報道,喺有限嘅人手同無乜資源嘅情況下,真係做到「綠豆仔」肉體同荷包都好大嘅損失! 話說星期一,英國國會辯論 BNO...
收看節目 ▌「明日大嶼」成「明日黃花」 《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前景再添變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前仍指2027年啟動填海,但最新在立法會書面答覆中明言,政府現時未有推展時間表,亦無條件於本屆政府內展開,意味計劃已暫緩。該構想自2018年林鄭月娥提出,原估算工程費用約5800億元,賣地收入料7500億元。土木署去年已向環保署提交環評,但因未有具體安排,報告一直未進入公眾諮詢,以免引起揣測。政府現轉向集中北部都會區發展,惟相關地皮屢次流標,七月更臨時叫停首兩個片區招標,市場信心受挫。 與此同時,另一經濟刺激政策「香港夜繽紛」亦疑告終。該計劃於2023年9月推出,並擴展為「18區日夜都繽紛」,曾被寄望帶動疫後消費,但今年三月起官網已無更新,近期更無法連接。雖然「18區」網頁仍在,但活動僅列至九月底。財政預算中,2025/26年度已不再將其列為重點項目。立法會議員查詢撥款及成效時,民政總署僅強調商戶滿意,卻未披露具體開支或盈利數字。據估算,至少42項相關活動獲批逾2800萬元「社區參與計劃」資助,但不少地區資料已下架,透明度受質疑。審計署雖將檢視納入五年計劃,卻未明言審核時點。 整體而言,無論是填海還是夜經濟,兩大旗艦政策均陷入停滯或疑似淡出,顯示政府在大型發展與推動消費策略上正面臨重大挑戰。...
收看節目 在移英港人擔心入籍規則「加辣」之際,國會議員正努力遊說政府,不要背信棄義。今集《Let’s Talk》邀請其中一位爭取維持BNO簽證5+1的國會議員James Naish,在國會辯論後再深度剖析。🇭🇰 為何移英港人與其他移民有所不同🇭🇰 點樣形容香港人?移英港人有沒有甚麼好難搞?🇭🇰「搬龍門」對英國和香港人都不是好事🇭🇰...
收看節目 英國政府在今年五月公布移民白皮書,計劃收緊移民政策,包括將申請永久居留權的門檻,由居住五年增至十年,即5+1變10+1,以及提高移民的英語能力要求。不過,政府一直沒有明確回應,新政策是否會適用於來自香港的BN(O)簽證持有人、已入境人士又會否受影響,這份白皮書引起廣泛公眾討論。 下議院星期一(9月8日)展開辯論,三小時的會議有超過30位議員發言,大部分表態支持香港人,反對政府「搬龍門」。 ...
收看節目 英歐達協議重設脫歐後關係 英歐峰會達成新協議,重設雙方關係,包括成立軍事聯盟、每半年舉行國防外交會議、協調制裁及情報共享,並制定太空防衛策略。經濟方面,英國開放領海予歐盟漁船至2038年,歐盟則放寬食品入口限制。雙方亦探討青年流動計劃及簡化出入境安排。民調顯示,62%英國人認為脫歐是錯誤決定。 內政部未回應BNO簽證永居安排 英國國會研究文件披露,有議員質詢內政部會否維持BNO簽證「5+1」入籍安排。內政部未正面回應,只稱須重整政策,確保申請人以長期貢獻換取居留權,詳情將於年內諮詢。香港監察發起聯署,促政府維持原有安排。...
收看節目 英國內政大臣祁湛明近期風塵僕僕。他先到國會宣布一系列縮減合法移民人數的「辣招」,向技術人員、護理人員等簽證「開刀」,添加近乎不可能達到的條件,他估計可以減移民30萬;之後他專程前往盧旺達簽署新協議,希望英國法院不再阻撓政府將非法移民送到盧旺達處理的做法,不過未知成效,執政保守黨內部已經有官員因為不滿政府的做法「不夠徹底」辭職抗議,可能觸發新一輪政治風暴。想了解今次移民政策背後爭議,請收看EP74《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歡迎香港人委員會(Welcoming Committee for HongKongers)就移英港人生活、就業、財政和心理狀況做了一項較全面的調查,罕有地反映移英港人在面對生活成本危機的情況。委員會和內政部合作,以隨機電郵方式成功訪問了超過2000個持BNO簽證入境的港人,發現他們大部分在經濟上都沒有問題。以10分為滿分,四份三受訪者都表示自己在6至10分之間;但亦有一成人是低於5分。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他們財政穩健狀況,在來到英國之後,比起在香港時轉差,一成人表示明顯轉差,只有不足一成人表示有好轉。來到英國但未成功取回強積金,為超過四分一受訪者帶來財政壓力,處於工作年齡的受訪者,會更加擔心取不回強積金。上周英國公布秋季預算,當中最矚目措施,是將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由12%減至10%,並會在明年一月六日落實,估計有2千7百萬人受惠;自僱人士的NI亦有寬免或下調。做生意的,在添置新設備的稅務優惠,或者從事零售、護理或休閒行業方面的商業稅扣減,會再延長。亦會在West...
收看節目 現時在國會下議院的議員,是在2019年12月選出,任期五年,至明年12月17日,而下一屆大選亦不能夠遲於2025年1月28日舉行。以今屆保守黨政府已執政13年,近期經歷多次動盪,去年有派對門、短命首相、迷你預算案等危機,令保守黨民望持續低沉,長期比在野工黨落後20%以上。首相辛偉誠支持度,亦處於上任以來最低。不少分析已經預告保守黨會在下次大選中,失去執政地位,選擇何時大選,可能成它為反敗為勝的關鍵。不少估算最初都認為,明年10月會是選舉好時間,距離現在大約一年;但近期有民意調查顯示,四分三受訪英國國民希望,明年五月舉行大選。在英國持BNO簽證的超過10萬港人,將會經歷的大選,可能比想像中更早來到。由在英港人組織Vote for Hong Kong(V4HK)籌組的「V4HK 2024」行動,就鼓勵移英港人積極參與投票,把香港人關心的議題帶入英國議會。合資格投票的香港人,準備好了嗎?...
收看節目 申請了BNO簽證的人,有超過12萬人已經抵達英國。連同在英國獲批申請的人,有超過15萬香港人已經在英國展開新生活。這麼多人來到英國,面對生活上不同的挑戰,他們的近況又如何?近期英國利物浦大學做了一個較為廣泛,有關移英港人情況的網上調查,以問卷形式訪問了超過1300個香港新移民。發現他們近八成人有高等教育學歷,超過七成已婚或同居,五成多人有子女。他們離開香港的原因,以政治因素的影響最大。而在移民過程當中,他們都面對不同壓力;首五位的壓力來源分別是搬新屋、語言障礙、文化差異、財政壓力和移民後要發展新事業。值得留意的是,只有兩成受訪者認為,失業會為他們帶來壓力。談到發展事業:💡 有30%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英國有全職工作💡 18%受訪者做兼職或者自由工作者💡 有超過17%人,表示正失業💡 再細心看他們的職業分布,在香港當管理層或專業工作的人,來到英國做回同樣階層的工作,只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60集|2023.9.1 01:15 中國選秀節目的前世今生 03:39《立會好聲音》惹爭議急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