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可謂「日新月異」。中秋節過後(10月7日),國際金價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升破每安士3,977美元,年內逾五十次刷新紀錄,勢如破竹,連華爾街老手亦驚嘆這是一場全球貨幣秩序的大地震。 今年金價暴漲,並非單純的避險潮或美元貶值效應,而是半世紀以來,全球信用體系的再審判。要理解「黃金時代」,須回望上一次黃金登上歷史舞台中央的起點——1979年。 七九舊夢:通脹、伊朗革命與「金價破天荒」 當年美國通脹年率高達14%,伊朗革命令石油輸出中斷,冷戰暗流湧動,美元信用岌岌可危,資金爭相逃往黃金避險。卡特總統(Jimmy Carter)不得不委派沃爾克(Paul Volcker)出任美聯儲主席壓制通脹。1979年底至1980年初,金價在短短一年間暴升兩倍,最高衝上850美元——若以今日購買力折算,約相當於3,500美元。 沃爾克為遏通脹,不惜痛下殺手,一度把聯邦基金利率推高至20%,其名句「The...